零件經外形加工後,以某些麵為(wei) 準,在待加工部位劃出所有需加工部位的尺寸及中心位置線,作為(wei) 後麵工序加工時定位、找正、加工戰測量的參考依據,但最後的尺寸精度仍需要通過加工來保證。劃線工序一般由鉗工操作。
劃線的方法有以下幾種:
1.嚴(yan) 密劃線法
一般利用高精度機床及附件進行劃線,主要方法為(wei) : 利用銑床的工作台及回轉工作台的坐標移動及圓周運動進行劃線,井利用決(jue) 規、千分表及量棒等工具來檢測工作台及回轉台的位移精度,劃線精度可達0.05mm;
利用數控銑床或數顯銑床劃線,劃線精度可達0.01mm;
利用坐標鏜床劃線,劃線精度可達0.005 ~ 0.01mm;
利用樣板銑床劃線,精度可達微米級。
嚴(yan) 密劃線的加工線可以直接作為(wei) 加工及測量的基準。
2. 打樣衝(chong) 孔
為(wei) 防止加工時磨掉劃出的加工線,需沿劃出的加工線全長及在中心位置的交點上打樣衝(chong) 孔,樣衝(chong) 孔的深度應該保證精加工後不會(hui) 殘留痕跡,中心位置交點處的樣衝(chong) 孔必須精確地打在交點的中心位置,要求精度較高時應在機床上用中心鑽定中心位置,或利用坐標鏜床定孔的中心位置。
3.普通劃線法
利用常規劃線工具進行劃線,其精度一膠為(wei) 0.1~0.2mm
4.樣板劃線法
常用於(yu) 多型腔及複雜外形的劃線,利用線切割機床或樣板銑床加工出樣板,然後以某一基準在模塊上按樣板劃線。
衝(chong) 壓模具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後,需要進行裝配操作。裝配時一定要嚴(yan) 格按照規範,如果沒有按要求裝配,在試模時容易損壞模具,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,具體(ti) 操作要點如下:
1. 衝(chong) 壓模具裝配好後首先測量它的整體(ti) 高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如果有高低,應仔細查詢原因。
2 導柱和導套的配合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,各部位均勻一致。
3. 導柱和導套轉入上下凹凸模後,其軸心線須與(yu) 凹凸模端麵垂直,上下凹凸模端麵平行。
4. 富士衝(chong) 介紹模架裝配好後,觀察上模座沿導柱上下滑動是否順暢。
5. 模柄在裝入上模座後其軸心線須與(yu) 凸模端麵垂直,其誤差不應超過0.05mm。
6. 導柱裝好後正常情況下應該距離凹模模座下端麵1-2mm,如果選擇B導套,距離凸模模座上端麵也應該是1-2mm.
7. 凹凸模之間配合間隙均勻一致,符合設計要求。
其組裝中關(guan) 於(yu) 畫圖也有注意事項,這也是影響著加工和組裝的。
劃線工序是零件成型加工前的重要工序。